小網格織就大平安——庫倫旗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紀實(網格化服務管理宣傳標語)
“贍養(yǎng)爹娘,兄弟相幫,家長里短,好好商量,遠親近鄰,相互守望,平安鄉(xiāng)村,大家榮光……”這首“平安庫倫”網格平安歌唱出了當地普通百姓“一輩子總操心,只圖個平平安安”的心聲。平安是福,正如歌里所唱。內蒙古自治區(qū)區(qū)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綜治辦主任陶建同志在談到庫倫旗網格化時說:“庫倫旗不是在忙著如何撲火,而是在琢磨怎么不著火”。近年來,庫倫旗通過“網格化”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信息化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以及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機制創(chuàng)新,織就了一張“天羅地網”,保群眾平安,促社會和諧。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有效的從源頭化解矛盾,把問題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實現了小事不出嘎查村(社區(qū))、大事不出蘇木鄉(xiāng)鎮(zhèn)、難事不出旗。
網格員成為居民心中的“小管家”
“社區(qū)里有啥事,我們都習慣找社區(qū)網格員,他們就是我們的小管家?!闭f起村里的網格員,庫倫旗六家子鎮(zhèn)三道洼村村民王鳳臣更是贊不絕口。原來,王鳳臣的弟弟、弟媳常年在外打工,因照顧孩子的問題婆媳之間出現了矛盾,經過村里網格員王永山的多次調解,婆媳關系終于得到了緩解?!艾F在家里關系都挺好,母親和兄弟媳婦通電話也嘮的很融洽了?!蓖貘P臣告訴記者,在村里,無論是家庭矛盾還是鄰里糾紛,村民都習慣找網格員王永山去說道說道。
為方便和村民溝通,王永山還建立了微信百姓群,村民有啥事都可以通過他建立的微信群找到網格員,村里一旦有好的政策也會通過微信群及時傳達,對于在外打工的村民通過微信群及時了解村里的情況,村里的賬目明細也會定期在群里公布。在庫倫旗,網格員不但成為居民生活瑣事的“小管家”,更是居民心中的“大能人”。
在記者走訪庫倫旗烏珠穆沁社區(qū)時,該轄區(qū)一公司經理陳順向記者回憶:“我這個院里以收雜糧為主,雜糧含雜質比較多,需要使用新型設備自行除塵。一天,由于場內新來的工人不知道灰塵需要在院內消化,就把自行除塵的封口袋放入了鄰居家院內。鄰居發(fā)現后直接找到院里討說法發(fā)生了糾紛,并撥打110報警。即便工人迅速把除塵袋子從鄰居院里拽回來了,也沒能得到鄰居的諒解?!标愴槺硎?,當時發(fā)生的其實是個小事兒,本以為工人道個歉就能平息。沒想到,鄰居就是不理解,雖經過派出所民警調解,鄰居仍不依不饒,鄰里關系由小矛盾激化成大矛盾,兩家關系非常緊張。這件事情發(fā)生后,社區(qū)網格員李自貴經過多番愛心調解后達成和解,鄰里關系才恢復正常。”“以前,居民辦事、反映訴求、調處糾紛,總會找政府。這些看似平淡瑣碎的生活小事或小糾紛,有時甚至要鬧到法院才能解決,如今,找社區(qū)網格員,在網格內就‘擺平’了?!标愴樕钣懈杏|地說。
網格員民情日志記錄家長里短
“包桂蘭脾氣好,說話做事有條理,居民都信她,有什么困難都愿意找她?!睅靷惼鞁D聯主席顧秀英說道。包桂蘭是庫倫旗風水山社區(qū)第三網格員,她每日奔波在街頭巷尾,采集信息、排查隱患、調解糾紛,守護著轄區(qū)內幾百戶居民的平安?!拔颐刻煸缟习它c開始入戶走訪,平均每天走訪24到25戶,有時一天走下來,坐到椅子上就不想站起來了。但看到社區(qū)居民平安,氣氛和諧,我感到很有價值?!卑鹛m欣慰地說。一本工作日志,一個背包,她日復一日地行走在網格的大街小巷,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包桂蘭的一天過得忙碌而充實。
記者看到包桂蘭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化解鄰里糾紛、為居民代辦服務、解答各種政策咨詢,哪一樁哪一件都和老百姓的吃喝拉撒有關。文字平實、枯燥平淡,但是字字蘊含著真情實感、日常民生。包桂蘭告訴記者,她每天走訪入戶之后,都要把走訪情況記錄到民情日志上,通過記錄工作日志可以及時掌握居民家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化解矛盾,對居民提出的問題進行處理,處理不了的則上報到社區(qū)領導。
除了入戶走訪,這家生活困難需要年節(jié)慰問,她就聯系社區(qū)幫忙送去米面糧油,那家老人生病,她立即聯系社區(qū)將其送到醫(yī)院,跑上跑下幫忙照顧病人……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網格員包桂蘭通過上門登記、入戶核查、日常巡查,掌握了所管轄區(qū)內的基本情況,她也儼然成為社區(qū)里的“小能人”。
網格化管理出和諧穩(wěn)定大環(huán)境
據了解,庫倫旗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網格化管理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其作為深化平安建設、推動社會治理、服務民生的重要舉措內容來抓,不定期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層層落實,建立了“金字塔”型的三級管理模式:旗里成立了由政法委書記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旗綜治辦負責全旗網格化服務管理的建章立制、信息處理、動態(tài)監(jiān)控等工作;各蘇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委副書記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轄區(qū)內網格化服務管理日常工作;嘎查村(社區(qū))由支部書記、主任為網格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負責上下協(xié)調,組織網格員開展工作;形成了黨政統(tǒng)一領導,綜治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工作體系,將“人、地、物、事、組織”全部納入網格統(tǒng)一管理,讓惠民服務在網內提供,涉民問題在格內解決,構成了多部門聯動、統(tǒng)籌協(xié)調、資源共享、互為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格局。
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區(qū)、市兩級領導就此項工作多次到庫倫旗進行專題調研指導。旗委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平安建設經費標準,把網格員獎勵工資納入了旗財政預算,為網格化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同時為了激勵網格員充分履職,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旗委政府在今年的政法會議上對工作表現突出的20名網格員進行了表彰。
近年來,庫倫旗為強化縣域基層社會治理,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改善社會治理方式的要求,結合司法體制改革工作,著力從實際出發(fā),在重大難題破解、重要制度機制建設和矛盾風險預測預警預防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實踐,形成了具有推廣意義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據了解,全旗赴呼進京信訪量明顯下降,在今年全國“兩會”等敏感節(jié)點期間實現零進京、零非訪。
網格化服務管理覆蓋整個城鄉(xiāng)
按照“規(guī)模適度、無縫覆蓋、動態(tài)調整”的原則,庫倫旗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因情施策,根據各地經濟類型特點和 “南山北沙”的地貌特征,自然條件差距較大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了網格化管理工作。在農村牧區(qū)把1個自然屯或村民小組劃為一個網格、在街道社區(qū)把一個片區(qū)劃分為一個網格,形成三種模式:南部山區(qū),丘陵溝壑縱橫,農民依背風向陽地聚居,以自然屯、小組為單位布局定格,考慮格大人多,向上延伸,在村級層面設“網格長” 堅挺了網格“骨架”。北部沙區(qū),坨沼錯落,牧民擇水草散居,則在自然屯、小組的基礎上納戶代表進網格,向下延伸,織密了網格“網眼”。城關社區(qū)則以黨建為基礎,按片區(qū)劃分網格,支部書記為網格長的基礎上推行在職的機關黨員入網,做好“導向標”。目前全旗10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場、街道)187個嘎查村,共劃分646個網格,配備1479名網格員,實現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
為了提升網格化效能,在網格員的選任上庫倫旗把嘎查村兩委成員、信訪明白人、村民代表、老黨員、已卸任兩委成員、婦女代表選為網格員。確立了其“一員多能、一崗多責”的工作職責。網格員兼具了安全聯防員、信訪代言人、矛盾糾紛調解員、宣傳員、黨建工作推進員、黨風廉政建設監(jiān)督員、環(huán)保衛(wèi)生監(jiān)督員等職責。讓網格員真正成為了本網格的“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對網格員提出要切實做到“7清6必報”等要求。7清,即“戶籍人口清、涉法人員清、從業(yè)人員清、出租房屋清、巷路門牌清、公共設施清、防控責任清”,6必報,即“安全事件必報、流動居住必報、設施損壞必報、居民訴求必報、輿情信息必報、私搭亂建必報”,實現了網格服務管理的全覆蓋、全天候、零距離。為調動網格員工作積極性,庫倫旗實行了“以獎代補”的激勵機制,出臺了監(jiān)督考評和獎勵辦法, 設立網格員獎勵工資專用賬戶,按季度由鄉(xiāng)鎮(zhèn)綜治辦牽頭組織相關站所開展一次對網格員的綜合考評,實行每季度一總結、一培訓、一兌現。通過聘任網格員,并以獎代補,激活了群眾主動參與平安建設的積極性。2016年,發(fā)放獎勵工資80萬元。
信息暢通矛盾發(fā)現化解于萌芽
為了規(guī)范網格員工作,庫倫旗制定完善了網格員定期走訪、掛牌上崗、日常聯系、服務登記、限時辦結、首問責任等工作制度,要求網格員堅持記錄民情日記,做到“日走訪、日排查、日報告,周例會、周學習、周反饋”,同時,健全完善了相關管理機制,出臺了《庫倫旗網格化建設和網格員管理辦法》《庫倫旗網格員培訓辦法》《庫倫旗網格員監(jiān)督考評辦法》《庫倫旗網格員獎勵辦法》等一系列監(jiān)督考評辦法。網格員在接待群眾反映訴求時,堅持做到“三個一”即:面對群眾必須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杯熱茶待客、一句暖心話交流,盡量拉近彼此距離,平消群眾內心怨氣,實現大事化解、小事化了。
同時,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網格員對分管網格實行巡查,發(fā)現問題立即上報嘎查村(社區(qū))綜治站;嘎查村(社區(qū))綜治工作站對信息進行甄別、立案建檔、處理、結案,對不能處理的事項逐級上報至鎮(zhèn)(街道)、旗級綜治工作中心;鎮(zhèn)(街道)、旗級綜治工作中心根據問題歸屬協(xié)調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處理。從而達到早發(fā)現、早處置、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鎮(zhèn),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目的。2016年,網格員共入戶走訪37580余次,填寫民情日記25367篇,化解社會矛盾1284件,發(fā)現安全隱患968件。
為保證信息暢通,快速便捷,庫倫旗建立了旗、鄉(xiāng)、村三級網格員微信群,村級微信群由網格長任管理員,將網格員和轄區(qū)居民群眾納入群中,建立“村民群”。及時宣傳法律法規(guī)和惠民政策,收集和掌握傾向性、苗頭性矛盾隱患。目前全旗已建立196個村級微信群,人數達16000余人,還在不斷增加中。
記者了解到,鄉(xiāng)級微信群由當地黨委副書記任管理員,將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訪及嘎查村社區(qū)書記、主任和網格員納入其中。通過建立微信群,加強了網格員之間的信息溝通,群內網格員每天向鄉(xiāng)鎮(zhèn)綜治辦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鄉(xiāng)鎮(zhèn)微信管理員向旗級平臺匯總上報信息,急事急報、專事專報。旗級微信群由綜治辦主任作為管理員,將各蘇木鎮(zhèn)(場)黨委書記、分管副書記、綜治辦主任、司法所所長、派出所所長、信訪辦主任及旗綜治成員單位負責人納入微信中,旗綜治中心負責進行信息比對,按照民生問題、熱點問題、涉穩(wěn)隱患問題、敏感問題、需求訴求問題等五大類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及時通報給相關部門,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化解”。
部門協(xié)調推進打通“最后一公里”
網格化管理工作在旗綜治部門的協(xié)調推動下,旗相關部門互動參與,整合利用網格員資源,實現了上面“千條線”與基層“一張網”的有效對接,讓各個職能部門都擁有了“千里眼”“順風耳”。構成了多部門聯動、統(tǒng)籌協(xié)調、資源共享、互為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新格局。在深化服務民生中,旗紀檢、食藥監(jiān)、安監(jiān)、國土、林業(yè)、環(huán)保、氣象、反恐、交警、消防、草原監(jiān)理站等相關部門互動參與,整合利用網格員資源,延伸工作觸角,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對網格員報告的公共安全、社會治安、民生等領域的隱患和問題,各部門分工履職,及時采取措施化解處置,依托網格化實現實現高效的社會管理。同時,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及時宣傳法律法規(guī)、惠民政策,強化服務群眾。如:旗氣象局通過網格群及時發(fā)布蒙漢雙語氣象災害預警和土壤墑情報告等便民服務信息。旗綜治部門還積極協(xié)調社會組織參與進來,開展公益事業(yè),目前旗商會已經入駐旗級網格微信群,深入開展“農戶 商戶”等活動,充分發(fā)揮商會信息多、涉及面廣優(yōu)勢,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產品滯銷等難題。記者了解到,近兩日連續(xù)大風災害預警,從綜治平臺迅速發(fā)到全旗196個村民群,1.6萬人收到預警信息。
庫倫旗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春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庫倫旗將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推動實施“網格+”工作,實行“1+6”工作模式,即:網格+黨建、網格+宣傳、網格+調解、網格+紀檢、網格+安全、網格+脫貧攻堅等六項工作,進一步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的信息聯動功能,快速受理、調解、處置功能,資源整合和全民服務功能,努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網格員向記者介紹民情日志。
網格員入戶調解鄰里糾紛。
網格員入戶調解家庭矛盾。
記者手記
給“網格員” 點個贊
文/沈慧蓮
庫倫旗的平安建設“網格員”既是社會的信息員又是群眾的服務員,他們充分發(fā)揮網格員覆蓋廣泛、和群眾零距離接觸的優(yōu)勢,主動深入網格中的每個細胞,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第一時間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第一時間響應服務需求、第一時間核查辦理結果,最大限度地減少服務管理上的空間死角和時間死角,為建設平安庫倫、和諧庫倫、幸福庫倫,默默無聞地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不是官員,不是老板,不是被社會上熱捧的“成功人士”,都是淹沒在蕓蕓眾生中的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是,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卻托起了平安庫倫的大脊梁。雷鋒曾說過:“螺絲釘雖小,其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蔽覀兊纳鐣腿缤徊看髾C器,哪怕缺失一顆螺絲釘,整臺機器的運轉就會出問題,甚至散架。在庫倫旗,網格員的工作雖然平凡,卻是社會這臺“大機器”得以良好運轉的重要“部件”,不可或缺。正是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才得以保一方平安,促社會和諧。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