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年僅43歲不幸離世,妻子3個多月前去世
9月28日,《青海日報》刊文《用生命書寫忠誠——追記全省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
文章追憶了朱治國生前工作及生活細節(jié)。據介紹,朱治國出生于1978年10月,今年6月11日去世,年僅43歲。今年2月14日,妻子因病去世,夫妻兩人去世的時間僅僅相隔117天。
了解朱治國的當地干部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是大家公認的工作狂,嚴謹務實,對自我要求非常嚴格,理論、寫作水平都很高。
朱治國,男,漢族,江蘇洪澤人,1978年10月出生,199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7月參加工作。生前擔任中共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曾任中共青海省委組織部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組織處、組織二處處長,部務委員兼干部一處處長。
以下為《青海日報》文章《用生命書寫忠誠——追記全省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
“媽,我去單位了??!”把公文包順手夾在腋下,朱治國一邊穿好外套,一邊跟母親打著招呼,說話的聲音明顯不如往常那般洪亮。
母親聞聲從廚房出來,看到兒子臉色不太好,嘴唇發(fā)紫,想必是太累了,便關切地說:“吃點早飯再去啊!還是帶一點?”
“不太想吃……”說著,朱治國準備往外走,突然臉色發(fā)白,額頭直冒虛汗,說不出話來。母親趕忙扶兒子慢慢躺在床上,拿了條毛巾擦拭額頭的汗珠,朱治國的兒子朱軼凡急忙撥打120急救電話。
幾分鐘后救護車來了,醫(yī)生緊急搶救??烧l也沒有想到,朱治國再也沒有醒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022年6月11日11時18分……
一切,竟是這么突然!
朱治國走了,年僅43歲。
如果說,20余年的組織工作是一種歷練,他在這歷練中鍛鑄了兩個字——
忠 誠
對黨忠誠,是對組工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而且是惟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必須一心一意、一以貫之,用一生乃至生命堅守、捍衛(wèi)的忠誠。
朱治國常說,做黨的干部,從事組織工作,必須講黨性、講政治,懂規(guī)矩、講規(guī)矩,按規(guī)矩辦事;要毫不猶豫服從組織安排,盡心竭力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不跟組織談條件、討價錢。
這是朱治國生命中最后的幾個月——
為了籌備好省第十四次黨代會,4月以來,朱治國和同事們投入了緊張有序的籌備工作。趕上疫情,吃住在單位,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十幾個小時。會議期間,帶著組織組成員一遍一遍審核選舉程序、核對人選名單,一次次組織演練、打磨細節(jié),有時加班到凌晨三四時?!?00多份材料都得從我們這兒過,來不得半點馬虎?!?/p>
這項重要工作結束了。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到西寧、玉樹開展領導班子調研,他總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
6月11日,是個星期六,本應該好好休息一下,但跟同事約好了上午到單位一起修改材料,10時40分準備出門……
天妒英才!朱治國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和他朝夕相處的同事們一遍遍回憶著他生前的點點滴滴……
省委“兩新”工委專職副書記劉志德清晰地記得他和朱治國的最后一次對話:
“6月9號下午開部務會,朱治國和我一起進會議室,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看他臉色發(fā)黑、嘴唇發(fā)紫,說話聲音略帶沙啞。”
“不知道咋回事,這趟去玉樹睡不著覺!”
“前段時間太累了,你得好好休息休息!”
“一堆事兒呢!下周還得去趟黃南……”
讓朱治國一刻不敢耽擱的,何止是這一次。
村(社區(qū))“兩委”換屆選舉是全省基層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組織部門的一項重點工作,政治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為了組織實施好2021年村(社區(qū))“兩委”換屆,朱治國帶領分管處室提前半年開始謀劃,搞調研、定思路、拿方案,僅一個《換屆工作指導意見》前前后后改了十幾稿……細細推敲、字斟句酌。
時時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是朱治國一貫的作風。
2021年1月1日至3日,是全省村(社區(qū))黨組織集中換屆選舉的日子,也是朱治國最牽掛的日子?!爸镜?,元旦放假咱們別休息啦,到海東(省委組織部里聯(lián)系海東市)看看村黨支部換屆吧,咱倆各包3個縣?!?/p>
“3天下來朱治國和我跑了50多個村。按照約定,每天晚上朱治國都要和我通個電話,互相通報一下當天各自觀摩的情況。針對發(fā)現的問題,他會及時編發(fā)信息,在全省村級換屆微信群中提醒各地。”劉志德回憶著去年元旦和朱治國在海東的3天。
最終,全省4149個村和515個社區(qū)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換屆工作。
嚴慎細實優(yōu)的作風不是一日之功,靠的是對黨的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和強烈的責任心,在每一件事情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才能百煉成鋼。
組織二處處長蘇延虎記得2016年開展市州領導班子換屆工作時的場景?!澳菚r朱部長還是組織二處處長,具體負責海南州領導班子換屆的考察和聯(lián)絡工作,他帶著我們連續(xù)幾天通宵達旦,有幾回我們打個盹,起來一看,他還趴在桌上改材料呢……”
朱治國的工作作風給組織二處李熙童留下深刻印象。
2020年12月底,為了高質量起草好基層黨建述職評議點評材料,朱治國帶領分管處室全體同志熬了兩個通宵,逐字逐句推稿子。文稿雖然不長,但要把握好度,又要突出亮點特色、精準聚焦問題、提出務實舉措,并不容易。
“部長把文稿投屏到顯示屏上,十幾雙眼睛一起盯著屏幕,字斟句酌、反復推敲。連續(xù)兩個通宵,待到文稿成型,我們不約而同掏出手機拍下了墻上鐘表的時間,這一刻是早上6時27分06秒。”
細細想來,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組織的培養(yǎng),也得益于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朱治國的父親是一名老黨員,父親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特別是對黨的忠誠和對黨的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摯愛,深深植入他的心田。
17歲那年,朱治國考入青海大學畜牧獸醫(yī)學院,在校期間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除了學好專業(yè)課,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1999年畢業(yè)時,朱治國作為全省優(yōu)秀大學生,考錄分配到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鄉(xiāng)政府工作。2000年,調到格爾木市委組織部,兩年后調回郭勒木德鄉(xiāng)擔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無論是在鄉(xiāng)鎮(zhèn),還是市直機關,這個個頭不高、戴副眼鏡、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年輕人,都給人留下了樸實勤奮、勤勉敬業(yè)的深刻印象。
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模樣,卻無法撼動其堅定的信仰。
2003年,各方面表現突出的朱治國被借調到省委組織部,2004年底,朱治國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到了省委組織部。從辦公室副主任到組織處長、干部處長,勤奮務實的他很快得到了同事的認可和組織的重用。
雖然從辦公室到“黨建口”再到“干部口”,歷經多次“跨界”,但組織上安排朱治國到哪個處室、他就到哪個處室;哪個崗位需要他、他就到哪個崗位。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全力以赴、竭盡所能、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任時光變幻流轉,朱治國對黨的忠誠始終如一。
和他共過事的同志,無不從他身上感受到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為他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的鮮明政治品格深深折服。
就像網上熱議的《組織部的燈》這篇文章中寫得那樣,“無論是在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傍晚,還是在夜深人靜、皓月當空的深夜,經過黨政綜合辦公樓,你經常會發(fā)現有一幢樓里燈光最齊、最亮,那就是組織部的燈光。”然而,朱治國辦公室的燈常常是最晚一個熄滅的。
去年元宵節(jié)當晚,朱治國帶著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的幾名同志,在會議室討論修改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意見,逐頁討論、逐句推敲、逐字打磨,終于高質量完成了第二天要提請省委常委會會議的全部材料,此時已是凌晨四時多。
常年加班,部里漸漸有了一些特殊的“默契”。
“為了節(jié)省時間,最常吃的加班餐就是盒飯,吃完了接著干!”
在蘇延虎的印象中,很少聽到朱治國抱怨什么,哪怕前一晚加班到半夜,第二天八時三十分,他絕對在辦公室。對待工作,朱治國是如何一直保持一種充滿激情的狀態(tài),“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要苦干,不苦熬!”朱治國回答他。
簡簡單單,卻實實在在??恐@個“秘訣”,朱治國經手的材料是部里人人知曉的“免檢產品”。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朱治國待人處事的行為準則?;鶎拥耐镜剿k公室對接工作,有時給他帶點土特產,他一律婉言謝絕。今年2月14日,妻子屈敏因病去世,親朋、好友、同事前往家中祭奠,朱治國立下規(guī)矩:不收禮金、不焚香、不燒紙、不請客,家中提前準備了鮮花,循環(huán)使用,既節(jié)約、又環(huán)保,每個人走時贈送一本自己印制的屈敏散文集。在年底分管口干部集體廉政談話會上,朱治國不止一次告誡大家,“組工干部頭頂著組織部的光環(huán),別人求你辦事,凡是違反原則的,要學會說不!”
朱治國在省委組織部乃至全省組織系統(tǒng)的威信很高,雖然他對工作要求嚴、標準高,有時會因為工作批評同事,但同事都愿意和他共事。這看似矛盾的背后,源自于他真誠、自律、踏實的個人魅力。正如黨員教育處副處長許正旗評價的那樣,朱治國從來對事不對人,他很講領導藝術。
“之前在基層總覺得自己干得不錯,可到部里后處處跟不上,光環(huán)一下子沒有了,落差很大?!痹S正旗記得,有一次加班到凌晨,朱治國請六七個人吃飯。在路邊的燒烤攤上,那個在辦公室里嚴厲的朱治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知心的老大哥。從學習獸醫(yī)專業(yè)的“門外漢”到小有名氣的黨建專家,朱治國把自己一路走來的辛酸苦辣毫不避諱地“擺”了出來。那一刻,許正旗明白了,原來在自己眼里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朱治國,也是靠著勤奮和踏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
朱治國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卻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組工事業(yè)的無限熱愛。
如果說,20余年的組織工作是一種堅守,他在這堅守中守住了一種本色——
初 心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绷暯娇倳涍@樣闡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的路徑。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
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滯后,曾經一度是制約村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有效發(fā)揮的“瓶頸”。在2017年,全省有近80%的村屬于集體經濟“空殼村”。
“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可村集體沒有錢,想給群眾辦事兒都難!”馬吉良是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鎮(zhèn)托龍都村黨支部書記,這個村位于三岔集鎮(zhèn)中心地帶,除了種植、養(yǎng)殖外,不少有能力的村民選擇了外出務工、經商。但村集體沒有收入,始終是基層黨建的一塊短板。
馬吉良的一句話,道出了我省很多亟需發(fā)展村集體經濟村莊的窘境。
省委有部署,基層有企盼,這題怎么破?
問計于民,調研!時任組織二處處長的朱治國帶領處室同志,多次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實地調研,認真聽取相關單位、縣鄉(xiāng)干部、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掌握了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一趟趟下鄉(xiāng),一次次調研,制約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的因素也一一顯現:缺資源、缺資金、缺項目、缺人才、缺思路;各類資源要素整合不夠,沒有形成整體合力……
在部領導的帶領下,朱治國和全處同志搞調研、聽建議、謀思路、定舉措,為部務會和省委科學決策提供了準確依據。2018年5月,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實施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的指導意見》,全面啟動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按照省委的部署和部務會要求,朱治國帶領組織二處,統(tǒng)籌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一體推進“破零”工程。針對各地推進“破零”工程中存在的投入不足、人才匱乏、產業(yè)不優(yōu)、質量不高等的問題,積極爭取中組部、財政部、農業(yè)農村部支持,連續(xù)4年每年支持青海2億元扶持資金。圍繞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fā)展、規(guī)范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使用、加強脫貧攻堅干部隊伍集中輪訓等,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
突圍之后便是新生。
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底,全省414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全部實現“破零”,到2021年底全省三分之二的村集體經濟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闖出了一條欠發(fā)達地區(qū)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的新路子?!捌屏恪惫こ潭啻问艿绞∥椭醒虢M織部的表揚。朱治國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
村干部是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最基層實踐者,是團結帶領群眾實施鄉(xiāng)村振興的“領頭雁”。如何有效激發(fā)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夯實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是各級黨委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省委組織部持續(xù)推動的一項重點工作。
朱治國認真落實中央組織部有關通知精神,帶領分管處室多次與相關部門溝通協(xié)調,向部務會建言獻策,并親自協(xié)調民政、財政等部門,起草制定了村干部“基本報酬 4項補貼”和社區(qū)干部“3崗17級”報酬體系政策,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年均報酬提高到上年度當地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6倍,社區(qū)干部月平均報酬達到4500元,有效激發(fā)了村(社區(qū))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讓村(社區(qū))干部為之振奮。
持續(xù)推動面向優(yōu)秀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定向考錄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工作,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面向優(yōu)秀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考核聘用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編制工作人員制度。累計有148名優(yōu)秀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走上鄉(xiāng)鎮(zhèn)工作崗位,樹立了“付出有回報、干好有發(fā)展、扎根有保障”的鮮明用人導向。
為了解決村干部文化層次低、服務能力弱的問題,省委組織部會同青海開放大學聯(lián)合實施了“村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為了讓村干部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朱治國帶領青海開放大學的同志到湖南學習取經,結合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針對青海村干部特點,會同青海開放大學精準設計課程,協(xié)調解決學費,2020年以來,全省共有3483名村干部圓了大學夢。
“這兩天就等著拿畢業(yè)證了!真沒想到還有機會免費上個大學!”當了八年村干部的西寧市城北區(qū)小橋街道辦事處小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雷永軍動情地說。
有人認為,“官當得再大,終有一天要退下來?;厥淄拢盍钊诵牢康牟皇钱斈暧卸啻髾嗔Γ悄銥辄h和人民干了幾件實事、好事?!睂τ谶@句話,朱治國有著自己的解讀:我們在一個單位、一個崗位工作后,回首想一想,自己為黨做過哪些工作,為基層解決過哪些問題,為后來的同志留下了哪些財富!
在母親眼中,朱治國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有時加班到后半夜,為了不打擾家人休息,他干脆就在辦公室湊合一宿。十幾年下來,行軍床是換了再換??擅慨斣u先選優(yōu)時,朱治國總是一再謙讓,能推就推。他總說:部里比我優(yōu)秀的人太多了……”
去過朱治國家的同事,無不感慨,他家里的陳設十分簡單,很難想到這是一個廳級干部的家:沙發(fā)是當年的老款式,彈簧壞了,坐上去有些硌得慌;餐廳被改造成了書房,挨著墻邊裝了一面書柜,邊框上的木條脫落,不少地方都是用螺絲擰了上去,角落里擺著一張電腦桌,旁邊挨著一個冰柜。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都是2009年搬家時從舊房子搬來的,看起來都有些年份。整個家里值錢的家當應該算是幾年前朱治國給母親買的一個按摩椅。
了解情況的同事都知道,自從八年前朱治國的愛人屈敏查出肺癌晚期,這個家的家底兒早就被掏空了。
母親年邁,兒子年幼。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這些困難,朱治國深深埋在心底。
“他從不因家庭困難向組織提要求,從不利用職權之便為自己謀取私利,也很少因為家庭原因影響工作。2020年11月,組織上安排朱治國赴江蘇無錫異地休養(yǎng),這是他惟一一次休養(yǎng),可回來后他跟同事們分享更多的是對當地基層黨建、發(fā)展村集體經濟的經驗;惟一一次跟組織請假,是在中央黨校培訓時妻子病情惡化,他匆匆從北京趕回西寧。
他心里永遠牽掛的都是工作,對家人的虧欠太多啦!
兒子朱軼凡從上幼兒園到中學,朱治國沒有去接送過一次,更是很少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部留給母親和妻子處理。妻子生病后,朱治國的母親撐起了家里的半邊天。知道弟弟工作忙,姐姐朱治華平時很少跟他聯(lián)系,偶爾打個電話,還沒來得及噓寒問暖,朱治國的開場白永遠都是,姐,長話短說,在忙呢……
夾在工作與家庭中間,雖然朱治國很想盡力平衡,可公事家事總難兩全。朱治國20余年的工作生涯,傾注了對黨、對組工事業(yè)的無私奉獻,也凝結著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過去八年中,妻子多次病情惡化住院,但在單位,朱治國很少與人提起。有時同事問起,他也是一語帶過。今年2月14日,妻子突然離世,對朱治國和整個家庭都是一次沉痛的打擊。簡單辦完喪事,朱治國迅速投入到工作狀態(tài)中,同事每天看到的他是一副蒼白、充滿疲憊的臉龐。
朱治國照顧病床上的妻子(來源:青海日報視頻截圖)
姐姐朱治華常年在德令哈工作,常常是周五晚上回西寧看看孩子,周日再坐火車回去。親戚不解,親弟弟就在組織部工作,調動一下這么難嗎?
“別說我了,屈敏生病后想換個離家近點的工作,你看他說話了嗎?”朱治華連連擺手。
母親手機里還保留著跟朱治國的聊天記錄。
“5月13日我讓他回家時買袋米回來,他告訴我因為疫情在單位封閉,月底才能回來。6月9日晚上我問他從玉樹回來沒有,他說還得去單位加會兒班,別等我吃飯……”看到這兒,這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淚如雨下。中年喪夫的她沒有想到,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劇會發(fā)生在她的身上。
如果說,20余年的組織工作是一種求索,他在這求索中找出了一條路——
實 干
如何創(chuàng)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yè)績?
就是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
熟悉朱治國的同事都說,對于工作,他從來沒有得過且過的想法,更不存在差不多,在他看來,“無功就是過,平庸就是錯”。
這種近乎苛刻的要求和嚴謹細致的作風,在朱治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注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聽取各方意見?!案慊鶎狱h建的同志,不能老坐到辦公室,要邁開步子、沉下身子,多到基層聽聽黨員群眾的呼聲。”到省委組織部工作以來,全省366個鄉(xiāng)鎮(zhèn),都留下朱治國的足跡;4149個村子,他走過一半以上,他對很多村子的情況了如指掌;他謀劃工作注重底線思維、閉環(huán)思路,推動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搞基層黨建不可能‘吹糠見米’,看準了的事情不要經常換頻道,堅持做下去,一定能夠見成效。”正是靠著這股韌勁,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驕人的成績;他對工作高度負責,對經手的文稿材料極端認真,以“文過我手無差錯,事經我辦請放心”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同事。他寫過的材料、修改過的文稿,很多都成為同事和基層組織部門同行學習借鑒的范本。
在中央黨校學習時,朱治國作了一次題為《自覺把實事求是作為人生信條》的發(fā)言,給班上的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中談到:“實事求是,是思想路線、是工作方法,也是黨性問題。做人要實,干工作更要務實?!?/p>
黨中央部署實施脫貧攻堅以來,按照部務會的要求,朱治國帶領處室同志調查研究、謀劃思路、研究政策、制定措施、溝通協(xié)調,省委組織部從全省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中,先后選派1.49萬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下沉1622個貧困村。帶領同志們創(chuàng)造性地出臺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管理服務保障措施,為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努力。他大力選樹、宣傳駐村干部典型經驗,主持拍攝了《我叫第一書記》《他叫第一書記》紀實宣傳片,真實反映了駐村干部投身脫貧攻堅的感人事跡,受到廣大駐村干部的一致稱贊。
“很多事在我這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對一名干部、對事業(yè)來說都是大事?!狈_朱治國的讀書筆記,有這樣一段話:對領導干部來說,無功就是過,不干事是最大的錯誤。
朱治國生前工作筆記
凡事精益求精,需要大把的時間。朱治國把自己當成了海綿,擠了又擠。當了副部長后,朱治國更忙了,每天像個陀螺一樣連軸轉,幾乎沒有一個周末是完整休息的。一本又一本的工作日志里面,詳細記錄著一個時期需要重點推動的工作和解決的問題。
也有同事問他:“天天沒日沒夜干工作圖個啥?”
朱治國回答很簡單:“在組織部,只有苦干、實干才能對得起組織?!?/p>
在最吃緊最吃勁的時候,最能考驗人;在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刻,最能看出一名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面對工作中的難題,朱治國沒有絲毫畏懼和退縮,而是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敢做“熱鍋上的螞蟻”,敢接“燙手的山芋”,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最近幾年,朱治國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委組織工作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除牽頭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還帶領同事研究制定了《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管長遠、謀根本的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指導性文件,組織實施了全省“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務實推動了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深度參與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性教育……就像組織一處處長薛成龍評價的那樣,朱治國想法多、思路新、舉措實,他經手的每一項工作、每一份材料都力求做到“嚴、慎、細、實、優(yōu)”!
朱治國善謀劃的能力、敢較真的秉性、不怕事的擔當,影響帶動了一批干部,也培養(yǎng)成就了一批干部。在他的悉心培養(yǎng)和帶動下,一大批優(yōu)秀年輕干部成長為業(yè)務骨干,有的已經走上州、縣領導崗位。
“他忠實踐行了一名新時代黨員干部、組工干部的職責使命?!笔∥皟尚隆惫の瘜B毟睍?span id="bpnxp7f"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4997765">馬占山說,朱治國能夠做到學思踐悟新理念新思想,真正做到融會貫通、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根據省委的安排和部務會的要求,去年4月,朱治國牽頭謀劃部署“促百分百達標、迎黨百年華誕”以評促建活動。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期間,他多次告訴大家,這項工作直接面向全省1.9萬余個黨(總)支部,全覆蓋開展自查自評、交叉互評,制定以評促建指標要細、要實。他帶領同志們研究制定了8個領域黨支部以評促建正反向指標,將每個領域支部指標細化為5個方面20條。實踐證明,這次活動,對全省所有黨(總)支部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過篩子”考評,有力檢驗了“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成效。
越是事業(yè)發(fā)展,越要高舉旗幟;越是攻堅克難,越要培根鑄魂。
直到現在,跟朱治國共事多年的黨員教育處處長李光星還記得朱治國跟他說的那句話:“相比其他工作而言,黨員教育工作見效慢,需要抓在日常、融入經常,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這些年,省委和省委組織部高度重視黨員教育工作,朱治國帶領我們制定了黨員教育五年規(guī)劃,積極探索以組織化的方式推動黨員教育,謀劃啟動了黨員教育信息化平臺建設,在今年中組部召開的全國基層黨建重點任務推進會上,朱治國代表青海省委組織部,就做好黨員教育工作作了典型發(fā)言。
勤奮好學、博聞強記,是同事們對朱治國的一致評價。
組織二處李鵬曾經有一次陪同朱治國接待山西省委組織部的同行。一路上,省情、工作……朱治國侃侃而談。
廣博的學識,非一日能成。朱治國酷愛學習,博覽群書,知識面廣。在他的辦公室書柜里,整齊擺放著政治、經濟、文學等各類經典書籍。朱治國去世后,同事們在整理他的電腦資料時發(fā)現“金句專項”“讀書精華”“引經據典項”3個收藏夾,里面收藏了大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讀書心得、古詩詞、名人名言等;部機關140多人中,朱治國的《學習強國》的積分成績和綜合排名一直名列前茅。
去年,朱治國被派往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機會來之不易,他倍加珍惜,如饑似渴地學習充電。在學習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每天都有新思考、新體悟、新收獲,這種感覺很美妙,很久都沒有這種充實的感覺,只是感到時間不夠用,消化吸收不充分?!暗街醒朦h校聽聽專家教授們的講課,才愈發(fā)感到本領恐慌”,回到部里后他深有感觸地對同事們說。
“細細想來,我現在為人處事多多少少都有些朱部長的影子。這段人生回憶和歷練,將會影響我一輩子。”省委組織部組織一處副處長白生智動情地回憶跟朱治國曾經共事的那段時光。
朱治國是我們的好同事、好戰(zhàn)友,是全省組織戰(zhàn)線的好黨員、好干部,他用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標桿,影響和帶動了全省組織系統(tǒng)黨員干部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朱治國就這樣走了。同事們無不為之感到扼腕痛惜!
朱治國就這樣走了。他的人生雖然短暫,但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責任,彰顯了一名組工干部的忠誠干凈擔當,錘煉了一名領導干部信念堅定、一心為民的政治品格。他動人的故事、不朽的精神,在這座高原古城廣為傳頌,傳向了四面八方……
資料來源:《青海日報》